当李孔本人与他的作品同时出现在我眼前时,脑中自然联想到了道林·格雷,一位生长在伦敦的贵族少年也是英国戏剧家、小说家奥斯卡·王尔德创作的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的主人公。只不过正相反。
《道林·格雷的画像》电影剧照
道林·格雷相貌俊美、心地善良。画家霍尔沃德为他画像,道林在画像中发现自己惊人的美,并对画像许下了一个无知而贪婪的心愿:美少年青春永在,岁月沧桑和现实罪恶皆由画像承担。他玩弄女演员致其自杀死亡,画像中的道林面目变的邪恶可憎,而现实,贵族少年道林美貌依然。虽心生恐惧,道林并没有克制反而更加放纵自己的欲望,画像丑陋不堪。十八年后,对自己丑陋灵魂的厌恶以及对画家作品的憎恶,道林谋杀了画家霍尔沃德。道林巧言欺骗前来寻仇的女演员弟弟,最终致其死于非命,而他的死唤醒了道林的良知,他举刀向丑陋的画像刺去,结果自己随即死去。这篇19世纪末唯美主义的剧作,在之后的100年间,被搬上荧幕无数次演绎。
李孔《虚渡》132x66cm 设色纸本 2016年
李孔《逝去》127×66cm 设色纸本 2012年
李孔《昏姻-纪念》70×137cm 设色纸本 2013年
李孔和他的画,让我再次把这剧作在心中演绎了一遍。 李孔的画阴暗、邪恶,但他本人却阳光、豁达。起初,怎么也无法把两者联系起来。曾一度居心叵测的认为他阳光的外表下一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邪恶的角落。事实证明和李孔接触久了,你会发现他果真是个无死角的乐天派,他自信与豁达与生俱来。
我曾见过许多功成名就的人在经历人生的起伏之后,那种对世事的淡泊与平静。他们确实有资格俯视一切世俗标准,因为他们经历了畏惧世俗、屈服世俗、挑战世俗、战胜世俗,最后云淡风轻的蔑视世俗。但在李孔这里,世俗一直存在,却拿李孔一点办法都没有。自信是从李孔的心中长出来的,不需要被赋予也无需被肯定。正如任你怎样西装笔挺站在一个怎样衣衫褴褛的李孔面前都如此相形见绌。
有时候想,艺术创作是一种诅咒。闻名世界的墨西哥女艺术家弗里达,十八岁的一次车祸,让她几乎全身骨头粉碎,丈夫出轨又让她的精神粉碎。她用倔强的意志撑起了粉碎的身体与灵魂,述著于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作。就算是你的内心一潭死水也能被她的作品激起千层浪,就算是你的内心坚如寒冰也能让她的作品敲成冰粒,还给你重生和思考。
李孔《漫长的瞬间-新娘》66×132cm 设色纸本 2016年
李孔《昏姻-隔》138×69cm 设色纸本 2014年
李孔《饲养者-马》138×69cm 设色纸本 2015年
艺术家用自己的生命赋予每一件艺术作品独特的能量与气场,进而与观众之间形成输入和输出的交流。像弗里达式的艺术家还有很多,他们创作的画面都有诡异、阴暗的一面,甚至是暴力、扭曲的一面。但这些作品并不会把你变成画面中的人或事,相反,它能带走你灵魂中焦躁、悲观的一面,抚平你心中的伤痕。就像正相反的 “道林·格雷的画像”,画作仿佛吸走了你身上的焦灼,让青春更凸显。
对于李孔而言,他是幸运的。他没经历什么所谓的身体或精神的破碎,却能够让自己的气场自然而然的流淌到画面中,他阳光自信,就像是画作带走了他身上的阴霾。而他的画面不强烈、不激进,在古典、梦幻的气质中流露一种本能的文学与哲学的观念。
李孔《月梦》138×69cm 设色纸本 2012年
李孔《虚命-围》138×69cm 设色纸本 2012年
李孔《方向》95×70cm 设色纸本 2012年
文/李宇 编辑/方婷
评论列表(1条)
没想到我的乘客是一位大画家,真是太荣幸了